下面將為您介紹人老不掉牙,有牙就要堅持刷的相關內容,這將會花費您約兩到三分鐘的時間進行瀏覽,感謝您的閱讀:
人老不掉牙,有牙就要堅持刷
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規律,大多數是由于長期患有齲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只要預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掌握科學的口腔保健方法,形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就可以終生擁有一副健康的牙齒。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只要口腔內存留牙齒,就應按照科學的方法堅持刷牙,沒牙也要注意清潔口腔。
(1)人老掉牙的誤區
俗話說“老掉牙”,認爲人老牙齒脫落是自然現象,實際上人老掉牙並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牙齒脫落通常是由齲病和牙周病引起,而絕非年齡。牙齒會不會掉與年齡並沒有必然關系,如果在青、中年期不注意口腔衛生,患上齲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未及時治療,到了中老年,牙齒就會破壞,發生松動脫落。只要堅持維護好口腔衛生,有病就治,即使到了老年仍然可以保留一口健康的牙齒。WHO訂出的標准是“”,即歲的老人至少應有顆功能牙(即能夠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動的牙)。我國目前有1.4億60歲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缺牙患病率在90%以上,其中全口無牙者約占20%,許多老年人長期處于缺牙甚至無牙狀況。
牙齒缺失後減弱患者的咀嚼功能,使面容更顯蒼老,隨著時間推移可引起牙槽嵴、口腔黏膜、颞下颌關節、咀嚼肌及神經系統的有害改變。出現這種情況與醫療條件和經濟狀況有關,更重要的還與人們的錯誤觀念有關。一些老年人認爲自己年事已高,對口腔衛生不重視,平時忽視口腔保健,牙齒缺失後還認爲“老掉牙”
老年人口腔健康指導
是正常現象,無需治療。這種錯誤觀念應該糾正,牙齒並不會隨著年紀的增大而無故脫落。
(2)掉牙的病因
大多數老年人的牙齒松動脫落是由牙周病、齲病等口腔疾病引起。牙周炎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牙周疾病之一。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的炎症、牙周袋形成、牙龈退縮和牙槽骨吸收,最後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牙周炎是我國成年人喪失牙齒的首位原因。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爲一種細菌性生物膜,由基質包裹的細菌性群體,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間或修複體表面,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這種緊密黏附在一起生長的特點,使其難以清除。牙菌斑産生有毒的代謝産物,並引發機體的免疫反應,造成牙周組織破壞。少量菌斑在機體的防禦功能控制之下,維持動態的生態平衡,可保持牙周組織健康。但大量的存在于龈上、龈下牙菌斑中的細菌如鏈球菌、絲狀菌、放線菌、厭氧菌等,可成爲條件致病菌。
在牙周炎早
54
期,菌斑中的細菌沒有直接人侵牙周組織,僅是細菌産生的一些酶、毒素或代謝産物進入牙周組織,引起組織破壞。隨著破壞的進一步發展,可在牙周炎的牙龈組織中發現球菌、短杆菌、絲狀菌、螺旋體和真菌等入侵,細菌可進入結締組織,甚至能達到牙槽骨或牙骨質。對大多數細菌而言,唾液、龈溝液和牙周組織含有足夠的營養供它們生長。細菌具有抑制或躲避機體防禦功能的能力,在牙周局部增殖或在組織中繁殖,還可擴散至全身。
細菌本身的抗原成分、各種酶、毒素及許多代謝産物,可直接刺激和破壞牙周組織,或引起牙周組織局部的免疫和炎症反應,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等結構的損傷。牙周炎所引起的牙龈退縮、牙槽骨吸收、牙周附著的喪失爲不可逆的生物反應。一旦包繞在牙根周圍使牙齒牢固固定于颌骨上的結構遭到破壞,機體無法自行修複時,牙齒就會産生松動,若不加以控制,疾病進一步發展,牙齒松動加重,嚴重的還會隨之脫落。
此外,牙周病的局部促進因素還包括牙石、咬合創傷、食物嵌塞、不良口腔習慣和不良修複體等。全身易感因素如內分泌因素、遺傳因素、宿主的免疫炎症反應等也促進牙周病的
發生和發展。齲病是造成牙齒缺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老年人因牙龈退縮等原因致牙根逐漸暴露,進食時兩牙之間易産生食物嵌塞,口腔內的細菌菌斑附著于牙面及牙根面,細菌在菌斑內進行糖代謝,産生乳酸等有機酸,造成牙體表面的酸性環境,使牙體組織脫礦,導致有機物脫礦,無機物溶解,細菌進而滲入牙本質小管內而使牙本質破壞,産生根面及牙齒鄰面的齲壞。有的老年人使用活動義齒,在穩固義齒的基牙上,由于義齒與牙面之間的縫隙造成食物殘渣的聚集,也容易在該部位産生齲齒。有的老年人缺牙後未及時鑲牙,造成缺牙兩側及對颌牙之間的鄰接關系不正常,引起食物從牙面溢出時滯留,容易導致齲齒産生。以老年人易患的根面齲爲例,根面自潔作用較差,且牙根部組織結構較薄弱,抗齲能力差,容易出現齲壞,出現齲壞後不及時治療,致齲因素不能控制,常發展爲牙髓炎、根尖周炎。
此時齲壞造成的牙體組織損壞通常較爲嚴重,薄弱的牙頸部無法承受牙冠的咀嚼力量,可能會造成牙體的大面積缺損,形成殘冠、殘根,若牙根受累嚴重,往往需要拔除牙齒。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2005年我國中老年人牙齒缺失很普遍,全國35~44歲年齡段人群(檢查32顆牙)平均存留牙數爲29.40顆,有牙齒缺失的爲37.0%。全國65~74歲老年人平均存留牙數爲20.97,有牙齒缺失的爲86.1%。
(3)預防掉牙的方法
不論是牙周病還是齲病,都是由菌斑附著于牙面,産生有害物質,引起機體免疫反應,造成牙體組織和牙周組織的損害。
因此預防和控制牙體、牙周疾病,保持口腔清潔,形成良好的口腔習慣,掌握科學的口腔保健方法,就可以終生擁有一副健康的牙齒。
1)早晚刷牙
刷牙是常規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是控制菌斑的基本方法。刷
牙的目的在于清除牙面和牙間隙的菌斑、軟垢與食物殘渣,減少口腔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防止牙石的形成。同時通過刷牙給予牙周組織適當的按摩刺激,增進牙龈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牙周組織的新陳代謝作用,提高龈上皮角化程度,從而提高牙龈對有害刺激因子的抵抗力,增強牙周組織的防禦能力,維護口腔健康。但是,如果
老年人口腔健康指導
刷牙方法不正確,不但達不到清潔牙齒的目的,還可造成牙龈退縮,增加發生牙槽骨吸收或楔狀缺損的機會。
2)飯後漱口
漱口是利用液體在口內流動的沖擊力去除滯留的食物殘屑,但不能去除已經形成的牙菌斑。漱口時將漱口水含在嘴裏,緊閉嘴唇,上下牙稍微張開,使液體通過牙間隙區輕輕加壓,然後鼓動兩頰及唇部,使溶液能在口腔內充分地接觸牙面、牙龈及黏膜表面,同時運動舌,使漱口水能自由地接觸牙面與牙間隙區。利用水前後左右反複幾次沖洗滯留在口腔各處的碎屑和食物殘渣,然後將漱口水吐出。
爲了達到防治口腔疾病的目的,可以使用加入一定藥物的漱口劑含漱,能幫助減少口腔致病微生物的數量,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漱口還可以消除口臭,使口氣保持清新,感覺舒。但漱口不能代替刷牙,不能有效地清除已經形成的牙菌斑。
3)清潔牙縫
由于牙龈萎縮,牙根外露,牙齒的間隙增寬,老年人在進食時
56
易使食物嵌入牙縫,此時可使用牙簽或牙線來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不要隨便使用發夾、別針、縫衣針或鐵絲來剔牙。在使用牙簽時,動作要輕柔,以免損牙龈。用牙簽剔除嵌塞在牙間隙內的食物碎屑,使用恰當不僅可以清潔牙間隙,還有牙龈按摩作用。在使用牙線時,不要向下硬壓入牙龈,以免引起牙龈出血、疼痛和萎縮。此外還可以使用牙間隙刷、沖牙器等清潔牙間食物殘渣。
4)平衡膳食
合理營養是健康的物質基礎,而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唯一途徑。平衡膳食是指由各種食物以一定數量、一定關系彼此組合而成,能夠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豐富的營養素。牙醫學家確定了50種營養素,分爲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6大類。碳水化合物提供每天總熱量需要的40%~50%,包括澱粉類食物,如全麥面包、谷物、水果與蔬菜等。糖與甜食,像糖果、蜜餞、果汁與飲料並不提供什麽熱量,這些食物反而會促進牙菌斑的形成,可能引起齲病與牙周疾病,口腔病患者或易感人群應盡可能避免食用。
以上就是人老不掉牙,有牙就要堅持刷的所有內容,感謝您的閱讀,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咨詢我們的專業醫師。